close

146 第六組 唱片封面設計資料

 

 

唱片封面設計歷史-1/41

 

唱片封套是音樂藝術出版品的無聲代言人,它是籍由文字、圖像、色彩元素加以編輯而成的平面視覺形式。搖滾樂的發展史也就是一部唱片封套設計的發展史。每一張著名的唱片封套都有其特定的時代背景與藝術內涵,貼切地傳遞了樂者所要表達的音樂感覺與精神境界。唱片封套令這些搖滾明星的專輯更為引人注目,而這些著名的專輯也使它們的封套設計廣為流傳,被人津津樂道,也使它們代表的藝術更為深入人心。

 

1939

Alex Steinweiss大膽向公司提出唱片包裝的改革想法。

1940

第一張有插圖的78rpm的唱片的包裝出現。演出者名與專輯名稱置於彩色印刷正面,評介,細節資訊,唱片公司基本資料等複雜訊息置於單色印刷的背面,材質部份以厚紙版夾層三面封,保留一面開口讓黑膠片放入。

1950年以前

1950年以前,這時期剛好介於78轉唱片與LP的過渡,這時期的唱片封套仍沿用78轉唱片的包裝,用單薄的牛皮紙袋,開口朝上的封套,而封面的設計也有所謂的『套版』

50年代

 

50年代,Alex Steinweiss有個應算是無心插柳柳成蔭的設計,他將自己簽名的草寫字體放入封面設計之中,竟也另成風格,甚至申請了版權,名為"Steinweiss Scrawl"嚴肅規範的現代主義為主流。由現代主義衍生而來的國際主義平面設計風格。

 

50年代中期

50年代中期,唱片封套已经不僅僅被認為是一種唱片的保護性外衣,唱片封套設計作為一套獨特的視覺傳達途徑具有重要的的藝術性。

 

60年代

普普(POP)設計運動打破了已經異化為形式主義的現代主義的統治並且成為了這一時期最為流行的藝術風格。封面設計作為銜接音樂藝術再現的另一種形式想像空間的對象,如實地反映了社會的流行文化。 

 

60年代中期

由於搖滾樂手們越來越自覺地將自已的作品視為藝術而非單純的商業產品,他們力圖使唱片的封套的設計也能反應出自已的藝術個性,體現自已的包裝概念或展示自已幽默感和各式藝術感覺。

1967

普普藝術家Andy WarholVelet Undergeound所設計的第一張專輯「Velvet Underground&Nico」,他封面的香蕉可能是流行樂史上最著名的水果。原版唱片中的香蕉皮是可以剝下來的,剝下來後,就是沒皮的香蕉。所以香蕉頭邊有排小字,寫著慢慢剝下來就知道。和黑膠唱片的體積及包裝質材有關

 

1967年推出的《佩泊軍士孤獨之心俱樂部樂隊》(Sergeant Pepper's Lonely Hearts Club Band)專輯即由著名的波普藝術家彼德.布萊克( Peter Blake)所設計。這一專輯開創了唱片封套設計藝術化的新觀念,被認為是唱片封套設計藝術化的新觀念,被認為是唱片封套設計史上具有劃時代意義的里程碑

70年代

70年代早期革新的搖滾團體將唱片封套設計的藝術提高到一個有趣的程度、搖滾的生活方式與唱片封面聯繫在一起。

 

70年代是唱片封面設計業成長擴展的時期,採用類似神話般的風景畫。

 

70年代攝影式唱片封面在表現手法上也日益成熟,尤以美國攝影師Dorman Seef為代表,Seef通常採取黑白攝影,完全拋棄傳統的照明手法,將時裝界的肖像攝影引入音樂產業。這也為80年代音樂與時裝的結合提供了很好的借鑒。

 

70年代~80年代

70年代~80年代,唱片工業中的理想主義走到了盡頭,憑藉靈感設計封面的方式被淘汰,這是一個以宣傳商標和市場銷售為主的年代,唱片不再是被設計而是被包裝起來,即使是以叛逆與前衛著稱的搖滾樂也不能免俗,但是仍有一些值得稱道的設計師繼承了朋克反商業精神的獨立文化,致力於拓展唱片封面設計的藝術性,英國設計師沃恩.奧里弗和V23工作室是其中的代表。

1971

滾石合唱團的「Sticky Fingers」,Andy Warhol的作品,封面是牛仔褲的半身照,牛仔褲的拉鍊真的可以拉開。

 

1973

齊柏林的專輯「Houses of Holy」,大量採用雷鬼、民調、藍調、弦樂的風格

 

1975

這大概是Elton John(艾爾頓強)最惡搞的一張專輯。從歌詞到封面設計,都表現著嘲諷與不羈,也有人表示這張專輯封面在暗喻着同性戀的情節,並且與Elton的切身經歷有關。此外專輯的名稱(幻想上尉與棕泥牛仔)也飽受相當的爭議,曾被樂評人列入九張歷來最糟專輯名稱之一。但這些都不能阻止它獲得1975年度最佳專輯,也成為Elton的經典作品之一

 

90年代

90年代的唱片封套設計充滿了各種各樣的潮流和風格,從Nevill Brody帶來新版面風格與字體設計;David Carson等人的Ray Gun學派;喧鬧樂天的美國復古設計,到來自英倫的新簡約抽象派,近來風行一時的新插畫潮流,唱片封面設計進入了一個高速進行的時期並預視著新的前兆。

 

 

 

 

 

 

 

唱片封面設計歷史-2/51

我們先來講講它的歷史

 

黑膠,可以說是一種黑色圓盤形的膠片。在早期的黑膠唱片只有單聲道,之後時代進步的關係,於是到後來發展成為雙軌的雙聲道音軌。更可以有好聽的音樂,錄製在這黑色圓盤形的膠片;為了讓消費者可以清楚了解演唱者是誰,更將歌手的樣貌或是演唱歌區名稱印製在黑膠上面。

 

    留聲機的概念,大約是在十九世紀初期就有了;在聲學知識方面,人們已知各類聲音震動的差異,是由不同的音高和音質所造成的


    發明大王-愛迪生在1878 年,發明了一種滾筒式的留聲機(稱為phonograph cylinder),機器形狀像大型鋁罐,在圓柱型的滾筒筒壁上有著可刻劃出聲音的紋路,藉由指針滑過這些彎曲不平的波紋時,聲音就出現了。7年之後(西元1885年),一名德裔美國發明家Emile Berliner 發明了世界上第一台手動式的圓盤留聲機(Gramophone);原理與滾筒留聲機很像。

最早的唱片公司
American Graphophone Company公司是最早錄音出唱片的
1887年6月,電話的發明人貝爾于合夥人丁特共同成立了美國留聲機公司(American Graphophone Company),同年10月,愛迪生新設立了愛迪生留聲機公司(Edison PhonoGraph Company)。這是世界上最早的兩家從事錄音技術的企業。



我們來介紹一下唱片有分哪些種類

 

78轉唱片(粗紋唱片.SP)
   
愛迪生圓筒十分粗笨,使用極為不便。一個名叫埃米爾•玻裏納(EmileBerliner)的 德國移民于1888年發明了唱片。後經包括愛迪生在內的許多人的改進,成了二十世紀初期錄音音樂的主要載體。因為技術的限制,那時的唱片轉速很快,每分鐘 78轉。因為轉速快,這種唱片每面最多只能錄不到三分鐘。這一時間上的限制決定了當時的流行歌曲一定是短小精悍的。其實世界上幾乎所有民 族的傳統民間音樂鮮有這麼短的,傳統文化裏的音樂形式原本是風格多樣,長短不一的。但隨著78轉唱片的問世而誕生的所謂“流行歌曲”卻從此把人們聽音樂的 習慣標準化了,其短小精悍的特點一直延續至今天,束縛了聽眾的欣賞口味,鈍化了人們的音樂想像力。流行歌曲之所以被烙上了諸如“速食面”、“快餐文化”等 諸多貶義烙印,當初78轉唱片的長度限制是罪魁禍首之一。

 

    78轉唱片以人工上弦作為動力,無需電力,這在缺少電力的美國南方農村顯出了優勢。尤其是自二 十世紀二十年代開始,廣播開始在美國城市流行,唱片銷售受其影響而大幅下滑。唱片商不得不把眼光轉移到農村,開發適合農民口味的音樂種類,正是由於這些商 人們的努力,美國民歌才得以開始了歷史上第一次復興,大批真正的民歌手被唱片公司發掘出來,他們在很大程度上改變了後來美國流行音樂的格局。

    78轉唱片所用的主要原料是蟲膠(Shellac),大部分來自印度。二戰期間,蟲膠的來源 被切斷了,唱片公司被迫要求買主必須上交一定數量的舊唱片才能換一張新的,這一政策使得大量早期78轉唱片被銷毀,許多珍貴的錄音也因此永遠丟失了。

    隨著蟲膠的越來越稀少,各大唱片公司不得不紛紛放棄黑人等少數民族音樂市場,把主要精力集中在 主流音樂市場上。這種傾斜政策一直延續到二戰後。面對隨之產生的真空,一大批小型唱片公司紛紛出來填補空白。它們對音樂的選擇和對音樂家的限制遠比大唱片 公司要來得寬鬆,因此,一批別具一格的黑人音樂才得以被錄成唱片,節奏布魯斯因此才能此脫穎而出,並逐漸紅遍全國。

 

    78轉唱片一個很大的缺點是,樂曲必須被剖分為數組不超過五分鐘長度的段落。那麼一部歌劇就得割劃成四十或更多組的段落。一直到1948年,所有試著把較窄的凹槽與較緩的速度加以結合,而不喪失掉遍布於大部範圍內可聽頻率的“高傳真度”時,所會面臨的內在問題,才有了令人滿意的解決途徑。


密紋唱片(長時唱片.LP)
   
與此同時,一種全新的唱片於1948年在哥倫比亞唱片公司問世了,其發明人是該公司的 首席工程師皮特•格德馬克(PeterGoldmark)。他本人是個古典音樂愛好者。他對用78轉唱片播放古典音樂時必須不斷換唱片這一點感到十分不滿,並發誓要改造唱片,延長播放長度。要達到這一點,減慢唱片的轉速並增加溝紋數是當然的選擇。可這樣做勢必增加失真度,增大噪音,並縮小頻率響應範圍。 為了解決這些問題,格德馬克領導的研究小組經過多年的研究,從唱針唱臂,再到唱盤材料等許多地方對唱片進行了根 本性的改革。他們採用鑽石做唱針,乙烯基塑料(Vinyl)為唱片材料,把唱片轉速降到每 分鐘33.3轉,並增加溝紋密度,使得一張12英寸(約30釐米)唱片每面可放二十多分鐘的音樂。這就是人們常說的密紋唱片,又叫“長時唱片” (LongPlay,LP)。

 

    LP唱片的音響規格很高,因此帶動了從麥克風到放大器再到揚聲器等音響設備的一系列革新,再加上1957年誕生的立體聲唱片 技術,現代高保 真音響(Hi-Fi) 工業才算正式啟航了。這一新的音響標準在許多方面對音樂風格的進化產生了微妙的影響,其中比較極端 的例子是:許多音響發燒友變成了只聽音響不聽音樂的怪物。

 

我們來看一下年表

1878

愛迪生發明了一種滾筒式的留聲機

1885

一名德裔美國發明家Emile Berliner 發明了世界上第一台手動式的圓盤留聲機(Gramophone),原理與滾筒留聲機很像。

1887

電話的發明人貝爾于合夥人丁特共同成立了美國留聲機公司(American Graphophone Company),同年10月,愛迪生新設立了愛迪生留聲機公司(Edison PhonoGraph Company)。這是世界上最早的兩家從事錄音技術的企業。

1891

伯利納研制成功以蟲膠為原料的唱片,發明了制作唱片的方法。

1901

由Victor Company 製造名為"Red Seal" 的10吋78轉唱片首次開啟了市場。

1925

最早的電製錄音唱片面世了

1931

美國無線電公司(RCA)試制成功331/3轉/分的密紋唱片(Long Play,簡稱LP)

1945

英國臺卡公司用預加重的方法擴展高頻錄音范圍,錄制了78轉/分的粗紋唱片(StandardPlay,簡稱SP)。

1948

美國哥倫比亞公司開始大批量生產331/3轉/分的新一代的密紋唱片(Microgroove),成為唱片發展史上具有劃時代意義的大事。而RCA也推出自己的另一套係統——45轉的EP(Extended Play)與之抗衡。

1957

誕生的立體聲唱片 技術,現代高保 真音響(Hi-Fi) 工業才算正式啟航了

1963

荷蘭生產音頻盒式磁帶。唱片的黃金年代漸漸流逝。

 

 

唱片封面藝術

    唱片封面藝術,起初雖只是衍生自聽覺感官媒介的一種附屬品,但回顧其走過超過半個世紀的歷史,卻也可歸類成自成一格的藝術領域。吾輩等身處後CD時代的樂友們,每每聊起唱片封面設計,總不免會緬懷起LP時期典雅美觀的唱片封面,遙想起那個封面藝術的golden age

LP
黑膠唱片約在1948 - 1950陸續在歐美國家問市;在40年代為主流的78轉唱片,可以說幾乎完全沒有唱片封面設計可言,僅僅將唱片放入薄薄的、類似牛皮紙袋的封套當中,再蓋印上曲目與演奏者姓名而已。當然,時處於二次大戰前後,百廢待舉、技術受限而物資缺乏的時空背景也是原因之一。即便如此,早在40年代,美國的Columbia公司仍早已經發現,經過設計而美觀的唱片封面,能大大的捉住消費者目光,進而大幅度的提高唱片銷售量。這個市場發現與未來唱片封面藝術的發展,應歸功於一位Columbia公司年輕的藝術指導,現代唱片封面藝術之父Alex Steinweiss

1939年,Alex Steinweiss23歲,即當上了Columbia公司的第一位藝術指導,並大膽向公司提出唱片包裝的改革想法,而時間與事實證明了Alex Steinweiss的創意與遠見;1950年以前,Alex Steinweiss的作品幾乎都在Columbia (40年代後期有在其他幾家公司留下零星作品);這時期剛好介於78轉唱片與LP的過渡,這時期的唱片封套仍沿用78轉唱片的包裝,用單薄的牛皮紙袋,開口朝上的封套,而封面的設計也有所謂的『套版』,即同樣的封面,只在固定的位置印製上曲目與演出者大名,這應算是最早期的唱片封面設計之一,下圖左側是Oscar Levant演奏葛利格鋼琴協奏曲的LP,右圖則是Milstein演奏Mendelssohn小提琴協奏曲的CD再版。

Alex Steinweiss的貢獻,不僅在隨著錄音技術一路進步的封面設計,LP時代的唱片封套設計(開口由上方改為側面、材質由牛皮紙袋改為硬紙卡)、以及後來LP封套的gatefold設計,皆是出自Alex Steinweiss之手。

 

    在邁入50年代之際,Alex Steinweiss有個應算是無心插柳柳成蔭的設計,他將自己簽名的草寫字體放入封面設計之中,竟也另成風格,甚至申請了版權,名為"Steinweiss Scrawl"。而從50年代開始,Alex Steinweiss除了Columbia公司之外,也開始為更多唱片公司設計封面,包括DECCALondonPHILIPSRCAEverest、以及CD時代的樂友可能會較為陌生的傳奇廠牌之一 RemingtonRemington的唱片中藏了不少名家名演,像小提琴家Michèle Auclair、鋼琴家Jorg DemusEdward KilenyiJorge Bolet、大提琴家Gaspar Cassado等,很可惜這些錄音在CD時代難見天日,除了好挖老錄音的日本版以外。

 

 

 

 

 

 

封面中的特殊字體,是有版權的”Steinweiss Scrawl”

 

 

    Alex Steinweiss保持豐富的創造力,他設計的唱片封面超過2000;而在唱片封面之外,他也設計酒瓶、海報、雜誌、書籍封面等。即使已高齡年近90,近年他仍繼續為CD設計封面。Alex Steinweiss近年的CD封面有四張:

1. Stravinsky: Histoire du Soldat, Premieres and Rarities (2001 Koch發行)

2. Dvorak Day Concert (2001 Music & Arts發行)

3. Copland: Rarities and Premieres (2004 Bridge Records發行)

4. Symphonic Jazz: Ferde Grofe and George Gershwin in Original Paul Whiteman Orchestra Versions (2006 Bridge Records發行)

 

 

    這些唱片封面,即便今日看來,不僅不落俗套,也不顯落伍老套,經過時間的考驗淬煉仍歷久彌新,注入設計者巧思的唱片封面,不會只是錄音的附屬品,而是另一件有靈魂的藝術品。

 

 

 

 

 

 

 

 

 

 

 

 

 

 

蕭青陽/50

 

蕭青陽

 

 

 

出身年

1966

學業

復興商工美工科畢業

特色

台灣著名美術設計人,從事包裝設計。從18歲起為歌手高勝美設計唱片封套起,已經設計超過1,000件唱片封套;包括孟庭葦、豬頭皮、羅百吉、陳珊妮等。曾被聘為政治人物設計競選歌曲封面,第一張設計的唱片,就是高勝美的《聲聲慢》專輯。自1983年入行以來,蕭青陽共設計過800餘張唱片。為了自我突破,他曾觀看全世界數以萬計唱片及CD封面設計。

 

獲獎紀錄

2012 美國獨立音樂大獎唱片包裝設計獎:《75年後 ( After 75 Years )

2010 德國紅點設計大獎:《故事島》

是第一位入圍葛萊美獎的華人唱片設計師

 

入圍記錄

2005 葛萊美包裝與內頁《飄浮手風琴》

2007 葛萊美包裝與內頁《我身騎白馬》

2008 葛萊美包裝與內頁《甜蜜的負荷》

2010 葛萊美包裝與內頁《故事島》

2011 22屆金曲獎最佳專輯包裝《眾神護臺灣》

 

經歷

2005年,他以王雁盟《飄浮手風琴》專輯入圍葛萊美最佳唱片設計獎,成為華人第一位入圍者。2008年以電音歌仔戲專輯《我身騎白馬》再度入圍。

2009年以《甜蜜的負荷吳晟詩誦與詩歌》入圍最佳套裝唱片設計獎項,同時獲選大會唱片設計其他獎項的評審。

2010年,他更以描述88水災的作品《故事島》,打敗了參賽的6000多件作品,得到有設計界奧斯卡獎之稱的德國紅點設計大獎(reddot design award)。

 

 

 

 

 

 

 

 

 

 

 

 

 

 

 

聶永真/49

 

 

聶永真-台灣最有流行感平面設計師

生日: 1977

 

星座:獅子座

 

學歷:台科大商業設計系現職:視覺設計師/永真急制Workshop負責人

過程:

第一次接觸到聶永真是在一本書-風格的技術,在內文提到在台灣的個人工作室(studio),能夠成功的比例非常低,絕大部份的個人工作室成闆闖盪3.5年後都會回到企業工作,但平面設計師聶永真算是一個例外,他開個人工作室有十多年的資歷,做過的唱片CD包裝與美術設計,宛如一部小型台灣流行音樂史。

「你們看過『蘿拉快跑』嗎?就像是裡面的蘿拉一樣,每一次我碰撞到不同的人,便會試圖想像這個人的一切,人際關係、生活習慣、行為模式…在腦中拼湊著大量不相關、卻又緊連的影像。」聶永真這麼形容自己的思考路徑,混合著敏感、早熟等跳動因子。

聶永真的工作室雖然才正式成立一年多,但他在影像、平面設計相關領域卻早已經闖蕩了許久,擁有七、八年的資深經歷。在許多圈內人的評價裡,最具話題性、最需要融合商業與藝術的作品,永遠第一個找上他。聶永真不到三十歲就獲獎無數、也與眾多名人合作過,早已經在設計圈中小有名氣,更被許多人冠上「大師」、「翹楚」等封號。在設計界的履歷表精采卓越,然提及此事,他自己倒是不太在意所謂的title,「玩得很開心」,聶永真自己說,這是到現在他仍持續待在這裡最主要的原因。

有人形容聶永真是「天生搞商業設計的料」,他自己怎麼說?聶永真又是如何一腳踏入商業設計的領域?事實上在真正接觸商業設計之前,聶永真在高職時代受過三年紮實的「機械製圖」基本功夫訓練。從小喜歡畫畫的他,很自然地跟隨著本能而選擇科系。成績優異的他,獲得保送北科大工業設計系的資格,在高職的體系中,這無疑是最高學府的夢幻科系。出身台中的聶永真畢業之後,便懷著滿腹對於設計的憧憬北上念大學,不過真正進入工設系就讀以後,聶永真才發現一切都和自己所想像中的不同。他不滿於系上的環境、師資,在聶永真的想像裡,培育設計人才的環境理應無拘無束、天馬行空,而不是死里死氣念一堆教科書,侷限設計視野的框架。

在工設系遭受到挫折的聶永真,懷抱著比別人更多對設計的理想,他不甘於夢想就這麼破滅,於是決定重考。一年之後,聶永真以榜首之姿考上商業設計系。有感於自己是身為一名重考生的身份,企圖心強、行動力更強的聶永真深怕自己的腳步會晚別人一步,機緣之下便報名參加了第一屆誠品創意文案比賽。當時才大二的他一舉獲獎,搖身一變,成為繼誠品第一代文案李欣頻之後,誠品商場的特約文案,也算是間接踏入了廣告界。

從此以後,他也藉由參加許許多多的比賽累積自己的實力,在商業與藝術之間,他試圖一點一滴取得平衡。聶永真不諱言,他比別人行動力強、對於自己專注的領域,他也能夠投入百分之百、甚至百分之一百二十,加上企圖心旺盛,因此可以在學生時代就累積不少實戰經驗,讓聶永真在設計領域有比別人更突出的表現。

然而在這條路上,聶永真也並不是完全沒有愈到挫折過。「想法」、「創意」是非常個人、私密的一件事,但涉及到「工作」、「專業」,這當中就不免必須要有妥協、溝通的空間。以目前唱片的視覺設計來說,由於牽涉到唱片的整體製作方向、概念,因此都要經過團體活動的腦力激盪、討論合作才能完成,並不是由一人之下、的絕對個人意念主宰,除了自己提出想法,聶永真也必須傾聽他人的意見,遇到自己的想法跟他人相左的地方,就必須想盡辦法說服別人,使別人充分理解你的想法。不過聶永真也表示,有時候遇到很「盧」的客戶,作品經過一改再改,卻還是沒辦法取得認同,那麼他就會建議客戶找別人,這是他身為設計人的一個堅持。

「接到周杰倫的案子時簡直就是爽翻了,連晚上睡覺都會忍不住偷笑。」可以感覺到他真的很開心,因為即使到了現在,與我們提及此事的他仍不免一臉得意。從「葉蕙美」開始,聶永真一連包辦了周杰倫數張專輯的視覺設計,包括「七里香」、「十一月的蕭邦」、以及最新的「霍元甲」等,「周杰倫的意義當然不單單只是周杰倫,他等同於台灣流行文化一個最鮮明直接的圖騰、一個時代的印記,做他的東西,當然爽!」除此之外,五月天、羅大佑、陳姍妮等知名歌手的多張專輯封面也出自於聶永真的創意巧思。除了封面設計外,他也接一些視覺設計兼文案的案子,在范逸臣的「信仰愛情」專輯,聶永真便一手包辦文案,攝影以及視覺設計三部分,什麼都做、什麼都搞,過足了當一名創意人的癮。「在商業之外、其中,努力尋找可以發揮藝術、流行的地方,所以太low的東西,像是一般DM、型錄等我們不做。」於是在他的設計之下,總可以顛覆我們對一本寫真集或是明星寫真書的想像。藉由自己的作品,聶永真也一次又一次不斷進行自我辨證。未來的他應該也會持續不斷地挑戰自己,顛覆自己,一如他的作品中,我們總能感受到的那一股強烈意念。聶永真進一步說明:「大學時為自己設定的目標是進廣告公司,從文案開始做起,也許一路可以做到創意總監,然而這條路卻從未實現過,反而是一畢業就誤打誤撞成了一個自由工作者,一路做到現在,也成立了自己的工作室。」也許是因為如此,也讓聶永真懂得了「計劃趕不上變化」的道理。然而不管做什麼,我們在聶永真身上感受到了一股最重要的力量,那就是「專注」,憑著著這一股專注,也讓他在設計的領域裡,如魚得水,玩得開心,也玩得精采!

經歷

 

1997年誠品書店卡片大賽設計獎

 

1999年中華民國醫管學會Logo設計銅質獎

 

1999年時報廣告飲料項平面類銀犢獎

 

1999年誠品商場創意文案比賽第二名

 

2000Mr.Lonely邀請卡設計大賽特別獎

 

2000年第一屆網際網路創作大賽優勝

 

2000IBMShop漫畫人物代言人比賽前四名入圍

 

2000年校園平安頌安心漫畫比賽大專組佳作

 

2000年中華民國行銷管理協會獎座設計比賽第一名

 

2000年第九屆時報廣告交通項平面類佳作

 

2000年戀奶精包裝設計比賽優勝

 

2000年第27屆台北美術獎設計類獲選駐展(主題:共生,共13名設計師獲選)

 

2001年廣告雜誌 e-ppies專欄文案視覺展演 118 / 120 / 122

 

2001年搜索創意幫派 -第二屆ELLE & XEMEX 年青新銳選拔時尚彩妝首獎

 

2001年夏天 .正式告別作為一枚缺錢學生的比賽生活

 

★作品資料

2002

 

............ (1) 永真急制出版 (新新聞 )

 

............ (2) TVBS周刊超速青年專欄 ( 6 -10月,圖文統籌 / 策劃 )

 

............ (3) 半成年主張 ( 美術總監,網站+唱片+ / 滾石 )

 

............ (4) 電子混音 [ Re+ ]、曾寶儀[專注] ( 豐華 )

 

.............

 

2003

 

............ (1) 歐陽菲菲All My FEIFEI新歌加精選 ( 豐華 )

 

............ (2) 陳柏霖舞川拉麵-19歲寫真書視覺企劃林小乙 / 攝影林立俊/ 平面美術聶永真,時報)

 

.............(3) men's uno三月號服裝單元-Saint Campaign (文案+後期美術聶永真/ 攝影陳怡台)

 

.............(4) 鍾漢良專輯+網站 ( 已流產 / 滾石 )

 

.............(5) 2003現代音樂節( 國家音樂廳 ) 廣告案(文案+視覺)

 

.............(6) [ 海地樂團]在國家音樂廳 ( 五月14)

 

.............(7) 范逸臣信仰愛情 ( 文案+視覺 / 攝影富井昌弘/ 豐華 )

 

.............(8) 舞台劇 [ 慾可慾非常慾 ] 平面美術 ( 有戲製作館 )

 

.............(9) 金馬影展 2003Taipei Golden Horse Film Festivbal .( dm for Cannes / 統籌林小乙/ 金馬執委會 )

 

.............(10) 黃磊 [ 似水年華 ] 專輯 ( 豐華)

 

.............(11) 陳珊妮同名網站 ( 開案中,陳珊妮 )

 

.............(12) 麥田 AROUND書系PR-Paper ( 麥田)

 

.............(13) 殷悅 [ 愛的Melody ] 專輯 ( 豐華)

 

.............(14) 周杰倫 [ 葉惠美 ] 專輯 ( 阿爾發)

 

.............(15) 蘇芮 [ 20年特別選 ] ( 豐華)

 

.............(16) 邱澤 [ 不懂 ] 專輯 ( 擎天娛樂)

 

.............(17) 張善為 [ 失心瘋 ] ( 擎天娛樂)

 

.............(18) 五月天[ 全運會ep-阿姆斯壯 ] (滾石)

 

.............(19) 老鷹合唱團Eagles-The Complete Greatest Hits(Taiwan parts) (華納)

 

.............(20) 金馬影展國際電影沙龍海報 / COOL CARD ( 統籌林小乙/ 金馬執委會 )

 

.............(21) 五月天單曲 [ 賭神 ] VCD/DVD (2003-11) (滾石 )

 

.............(22) 五月天 [ 時光机 ] 專輯 (2003-11) (滾石 )

 

.............(23) 周杰倫 [ 尋找周杰倫 ] ep+葉惠美mvX11 ( 阿爾發)

 

.............(24) 聯合公園 LINKIN PARK-我們的出口影音精選全紀錄(Taiwan parts) (華納)

 

.............(25) 西街少年[ 最激寫真曆 ] + [ 寫真特集 ] ( 台視文化)

 

.............(26) 嗆辣紅椒 Red Hot Chili Peppers-Greatest Hits(Taiwan parts) (華納)

 

.............(27) 陳珊妮、可樂王 [ 拜金小姐 ] (2004-1月即將登場) (543MUSIC )

 

.............(28) 鬥陣俱樂部 ( Cover Graphic 麥田AROUND書系)

 

.............(29) 守門員的焦慮 ( Cover Graphic 麥田AROUND書系)

 

.............(30) 2004 現代音樂節 ( 國家音樂廳 / 國家戲劇院)

 

.............(31) 鄭元暢 [元暢配色事典 ] 寫真書( 台視文化)

 

.............(32) 雅立 [ ARIE ] 同名專輯 ( 豐華)

 

.............(33) 鐵竹堂IRON BAMBOO [ 鐵竹堂 ] 同名專輯 (阿爾發)

 

.............(34) 永真急制2,嚴重脫稿中。

 

.............(35) guess what ? .........

 

 

 

 

 

 

 

 

 

 

 

 

 

 

 

 

 

 

 

 

 

王炳男/46

 

王炳南

1962年出生台北市

歐普廣告設計股份有限公司

上海歐璞廣告有限公司

學歷

2004景文技術學院/視覺傳達系畢

2007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美術學系.美術創作班.藝術指導組就學中

現任

台灣歐普廣告設計創意總監

中國上海歐璞廣告創意總監

經歷

上海中國設計網顧問

國華廣告設計

英泰廣告AAD

國華廣告統一專戶DIRECTOR

台中生產力中心設計顧問師

「中國時報CIS」指名競圖設計師 (兩岸三地)

外貿協會包裝研習班專聘講師

外貿協會「設計」雙月刊編輯委員

受邀郵票設計 (奧運百週年郵票、金郵票,交通大學百週年紀念郵票,’97體育郵票,淡江大學50週年紀念郵票,生肖郵票…)

中華郵政公司郵票專案規劃 (千禧年,24節氣,12星座,921地震紀念,台北捷運,民俗活動,祝福、結緣、花語個人化郵票,茶藝郵票,臺灣老火車站,臺灣風景,臺灣橋梁…)

華梵大學美術系包裝設計講師

統一企業經理人教育訓練課程講師

中原大學視覺傳達系兼任講師

朝陽科技大學視覺傳達系兼任講師

雲林科技大學視覺傳達系專案講師

崑山科技大學視覺傳達系專案講師

明志科技大學視覺傳達系兼任講師

英國Std協會會員

Friend of ICOGRADA

香港設計師協會海外會員

經濟部商業司設計推廣諮詢委員

中華平面設計協會理事長

「生產力中心」–提升商業設計諮詢委員

「台灣藝術經典大系」收錄於「視覺傳達藝術卷4-形象包裝」(文化總會策劃、藝術家出版社執行)

獲獎

「時報廣告金像獎」報紙類佳作

TIDEX 91」最佳包裝設計獎、最佳展場設計獎

「’92平面設計在中國展」(深圳) 包裝類優異獎、標誌類入選

「第四屆中國包裝設計展」(北京) 銅牌獎

TGDA Top Star 93」包裝類金獎

「法國國際海報沙龍展」命、運海報入選,並全球巡迴展出

TGDA Top Star 94」包裝設計獎3

「’95中華民國視覺設計大展」包裝創作金獎

ICSID 95」傑出平面設計獎 (反毒海報)

TGDA Top Star 95」平面獎2項、Typographic1

「英國The std International Typographic Awards 96」海報類首獎 (全球唯一亞洲人士獲獎)

「華沙國際海報雙年展」(30週年慶) 海報入選

HKDA 96」亞洲設計獎海報類優異獎3 (香港)

「’96平面設計在中國展」其它類入選 (深圳)

「’96法國國際海報」對錯大聲說溝通海報入選

TGDA Top Star 96Typographic類金獎、海報類銅獎、包裝類入選

TIDEX 97」包裝之星獎3項、傑出平面設計獎3

「’97亞太海報展」海報入選 (香港)

「台北國際視覺設計展」(海報金獎/包裝金獎/封面設計金獎)

TGDA Top Star 97(海報銅獎/歐普簡介設計、生肖海報優異獎)

「德國BRANDENBURGISCHE KUNSTSAMNLUNGEN COTTBUS海報邀請展」海報展出

第五屆中國包裝設計展銅牌獎、三項優異獎 (北京)

南瀛獎暨第十二屆南瀛美展設計類佳作

HKDA 98」亞洲設計獎海報類銅獎、優異獎3 (香港)

第三屆波蘭電腦藝術雙年展入選展出

南瀛獎暨第十三屆南瀛美展設計類佳作

外貿協會國家設計月海報類優良作品

TGDA Top Star 99」平面類銅獎

TGDA Top Star 99」海報類銀獎

「’99法國國際海報沙龍展」兔飛躍昇海報入選,全球巡迴展出

「’99數位藝術創作大賞」Best of Year (Top 5)

Slovak Trnava Poster Triennial Award4幅海報入選

「中國設計年鑑第三卷-2000主題招貼類」入選

「中國設計年鑑第三卷廣告類」2幅入選

「中華郵政生肖郵票競圖–馬、羊、猴」首獎 (印製郵票發行)

IGD 2000中國優秀企業品牌形象設計獎」

「’00法國國際海報沙龍展」和平海報入選,全球巡迴展出

「’01國家設計獎」千禧年郵票專冊獲優良平面設計

「’01國家設計獎」和平海報獲優良平面設計

「’01法國國際海報沙龍展」中韓友誼海報入選,全球巡迴展出

「華沙國際海報雙年展」和平海報入選

「第十六屆全國美展」設計類佳作

ICOGRADA頒贈成就獎」代表中華平面設計協會領獎

2003年斯洛伐克海報三年展」和平海報入選

2004年經濟部商業司提升商業設計推廣計畫」猴年海報、麗嬰房真珠系列包裝佳作

台創中心「推廣台灣設計服務業計畫」入選第一名

經濟部工業局「優質設計業者能量登錄」認證

中國之星設計藝術大獎」獲得包裝類銀獎、銅獎及評審獎 (北京)

「台灣設計獎創作金獎」獲得創作金獎及企業特別獎

著作

「商業包裝設計」(藝風堂出版社)

「第三屆亞洲包裝交流展專輯」(台灣包裝設計聯誼會)

UP CREATIVE PORTFOLIO(歐普設計有限公司)

「商品包裝教戰手冊」(世界文物出版社)

99 Show cards(歐普廣告設計12週年作品集)

Utmost Programme(歐普內部檔案月刊)

UP CREATIVE(歐普廣告設計14週年簡介&作品集)

「現代平面設計與制作實用手冊」合著 (黑龍江科學技術出版社)

展覽

「中日噴畫聯展」

「第一屆亞洲包裝設計展邀請展」(漢城)

「韓國第二回亞細亞GRAPHIC DESIGN TRIENNALE海報展」

「法國國際海報全球巡迴沙龍展」

「第三屆亞洲包裝設計展」(台北)

「中華民國視覺設計大展」

ICSID 95設計大展」

「形形色色八人展」(福華飯店沙龍)

「’97台灣數位設計作品邀請展」

「德國BRANDENBURGISCHE KUNSTSAMNLUNGEN COTTBUS海報邀請展」

「第四屆亞洲包裝設計展」(大阪)

「台北國際視覺設計展國際海報邀請展」

「波蘭電腦藝術雙年展」入選展

「上海國際海報邀請展」

「澳門回歸海報邀請展」

「台灣印象海報北京交流展」

「寧波服飾與文化主題海報交流展」

「深圳1999世紀末國際平面設計師手記邀請展」

The 4th Seoul Triennale of Asia Graphic Poster(韓國漢城)

The Power of Design from Taiwan(韓國漢城)

「三國志海報邀請展」

「發現亞洲國際海報邀請展」

「北京國際設計博覽會」

「國際漢字海報邀請展」(東方技術學院台灣海報協會)

「設計博覽會台灣形象館-台灣設計師生活美學展」(高雄)

「北京國際設計博覽會」

「廣東省美術家協會成立五十周年國際海報邀請展」

「台灣設計名家創作邀請展」(中華民國美術設計協會)

演講

「中國第一屆CI發表會」CI專題演講 (北京)

「中國時報設計生活講座」

「聯合報員工教育訓練設計講座」

「泰瑞國際企業教育訓練」台視CI開發專題演講

21世紀企業新動力」品牌策略專題演講 (深圳)

「台中市綜合廣告經營者協會」品牌開發專題演講

「台南市廣告經營者協會」台灣設計齊步走設計講座

「台灣印象海報上海展」海報設計專題演講 (上海)

「國立中正藝廊」生活消費與包裝的關係

「中南星獎包裝評審」自創品牌演講 (海南島)

「深圳太太藥業」品牌與行銷專題演講 (深圳)

接受「台北之音」、「漢聲電台」專訪

「中國生產力中心」商業設計講師

「外貿協會」包裝設計專聘講師

「誠品敦南店–相約誠品」系列講座

「中國美院」設計專題演講 (杭州)

「台灣省立美術館」商業策略與品牌專題演講

「台灣科技大學視傳所」–品牌開發

「統一企業」員工教育訓練–審視包裝設計

「台南女子技術學院」–品牌形象與企業形象互動

「苗栗農經改產」–包裝與行銷

「台灣省公賣局員工教育訓練」–包裝個案探討

「北京國際設計博覽會」–專題演講 (北京)

「中華平面設計協會品牌行銷」–專任講師

「上海交通大學媒體與設計學院」–品牌市場營銷與媒體應用專題演講 (上海)

「生產力中心」創意設計傳達與提案–專題演講

「台灣GMP食品發展協會」食品綠色包裝設計研討會–專題演講

「北風南吹」–品牌開發專題演講 (高雄廣告創意協會)

「富邦MOMO購物台」–商品包裝到整體形象包裝–專題演講

「行銷美學風」整體形象包裝專題演講–動腦講座

「華碩企業」員工教育訓練–包裝功能與趨勢

 

評審

春風面紙包裝設計

IdN雙年展第三屆設計大獎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局徽徵選

內政部建築研究所綠建築標章徵選

百事可樂創意造型大賽

IdN雙年展第四屆設計大獎

台灣省政府文化處鄉土文化專輯設計徵選

經濟部商業司示範傳統市場暨攤販集中區識別標誌

澳門設計師協會第四屆設計雙年展

「台灣設計雙年展」評審

「生產力中心」商業創意設計競賽評審

「東方之星」大學生設計大獎評審 (上海)

外貿協會「農委會輔導案」評審

「全國學生創意設計競賽第四屆金盒獎」評審

「台灣美食意象標誌競圖大賞」經濟部商業司

2009世運學生海報設計競賽」高雄市新聞處

 

專訪

「法國ETAPES專業美術設計雜誌」三幅作品登出

「設計」雜誌第107期品牌威力專欄 (台北—外貿協會)

novumworld of graphic design雜誌 3月號 (德國)

dpi設計流行創意」雜誌第75期七週年紀念版 (台北)

教育部推廣技職類群分科教育DVD專家見證說明受訪 (台北)

「包裝&設計」雜誌第135期設計交流單元 (廣東)

Design 360°觀念設計」雜誌第2期國際平面設計單元專訪 (廣州三度文化傳媒集團)

「藝術與設計」雜誌 065月號設計營商單元專訪 (北京)

「臺灣創意力」專輯 (台北—巨思文化)

「當代設計」雜誌 072月號生活單元專訪 (台北)

「設計」雙月刊第134期設計研究欄 (台北—台創中心)

「動腦」雜誌 077月號創意果汁機專訪 (台北)

「台創波酷網」0711月號華文包裝概論 (台北)

 

故事

先有想法,再來想作法

在還未聽聞「包裝設計」名詞的1988年,王炳南成立歐普設計,從一人工作室開始做起,他形容自己是老派人,公司經營不求大,但求精,二十四年間從平面設計走向企業形象、品牌規劃,再轉入包裝設計,每一次轉變都代表王炳南「又有了新想法」!

其實早在成立歐普設計之前,王炳南已經在廣告公司上了八年班,被問道當初會走入平面設計這一行,王炳南直言,人生其實很簡單!當初讀職校,就是為謀一技之長。

高職畢業之後,隨即考入「國華廣告」,這一做就是八年,有趣的是,一般人渴望得到的升遷機會,確讓他萌生離職念頭,原來廣告公司以業績掛帥,一旦升任部門主管,就免不了要跑業務,對一心只想做設計的王炳南來說,不如就離職去自立門戶吧!

但是身邊沒錢又該怎麼辦?於是和同事起了一個會,集資兩萬元,租了朋友住家客廳當工作室,一張桌子一台傳真機,就開始了設計工作。王炳南笑說,一切手作的年代,辦公室最貴的生財器具是傳真機,花了一萬六千元,加上兩千元的月租金,兩萬元就花完了。

就這樣,王炳南白天到朋友家客廳工作,晚上回父母家住,就這樣過了兩年,當時一心想做設計,也不懂得害怕資金無以為繼,心想頂多斷水斷電,但是麥克筆拿起來,還是可以畫;工作室從一人,慢慢變二,變四,變八,好細胞持續分裂下去,全盛時期曾到達二十四人,目前則維持在十五人規模,2008年在上海成立「歐璞廣告」,繼續服務一路相伴的台商企業,王炳南謙稱,還好在這個行業「浸泡很久」,有些設計被看見了,也得了一些獎,二十幾年過去,也從沒想過要轉行,就只是很認份地做下去。

先種果樹,再來賣果子

當初自立門戶,不僅沒資金也沒人脈,更別說是業務量,王炳南先從一盒一盒名片慢慢接,但當時就很懂得上下游串連的概念,主動找上印刷廠商談合作,以設計交換印製的形式,不但替自己節省支出成本,也幫印刷廠解決客戶需要設計的問題。

除了名片、也做各類雜誌及平面稿,就這樣慢慢把客戶量增加了,隨著外貿協會引進CI設計,王炳南也跟著邊學邊作,但他總不時思考,做設計公司最重要的是客戶量,就算有300個客戶,也不保證天天有案子進來,既然開發客戶是不可控制因素,那麼有沒有可能,在開發客戶的同時,也幫這個企業旗下產品做品牌規劃呢?!

一旦有了品牌之後,商品所衍生出來的需求,就是包裝設計,這個道理就好比不但幫客戶照顧一棵果樹,也要讓這棵樹長出來的果子賣錢,要想把果子賣到好價錢,則需要妥善的包裝規劃。王炳南不諱言,當時會走入包裝設計,正是看到潛在商機,他想「玩」些不一樣的設計!

由於立體造型的包裝設計,牽涉到開模、人因工程、材料學等工業設計範疇的專業知識,但工業設計師不喜歡處理這種「小東西」,平面設計師也無從入門,很長時間都屬於灰色地帶,王炳南看到這個市場需求,於是開始切入,花了三、四年時間去建構軟體、硬體、人材,更由於進入門檻高,歐普設計很快就在這個領域建立起知名度,加上台灣具規模的模具廠不到十家,有包裝設計需求的客戶,往往會請模具廠介紹,北、中、南三區名單列出來,歐普總是會被出現在其中,客戶也就上門來了!有了知名度之後,就要開始建立指名度,因為專業口碑,必須靠客戶口耳相傳,唯有拿出實績才是王道。

懂設計好,懂行銷更好

包裝設計的目的是為了增加銷售,目標客群是消費者,以消費性商品來看,平均每年會換一次包裝,有時是改版,有時可能只是微調;但說穿了,包裝設計真有「起死回生」的魔力嗎?其實是有的!王炳南喜以開喜烏龍茶為例,認為是典型的成功案例;而包裝設計並非僅指「包裝」或「設計」,而是有關商品的整體行銷企劃和周邊配套,這也是設計人在設計專業之外,更要深入瞭解的市場行銷學。

例如有些商品每年換新包裝,但也有數十年不換的經典款,換與不換,都與市場行銷有關,懂了市場行銷,與客戶的語言才能相通,舉例來說,某個做代工的客戶想要自創品牌,王炳南先跟客戶做市場分析,包括品牌、通路、消費、包裝、陳列,每一種利弊都先分析給客戶聽,溝通先做好了,等於先做到風險控管的第一步。

舉例來說,同樣一筆預算,找三家設計公司來做設計,客戶也許一時看不出設計與材料成本之間的比例,但是進入生產階段,就會發現每生產一個商品,就要增加很高的包裝成本,長久下來,當初覺得是好創意,最後卻成了賠本生意。王炳南強調,好創意,不一定要用錢堆出來,當然前提是,設計人必須要生產成本的概念才行。

包裝固然可以增加商品銷售,但是消費性商品的過度包裝和耗材,也常成為環保議題的箭靶,設計人要如何透過設計來大幅改善這個問題?王炳南指出,包裝是一個生產集體供應鍊,客戶端必須先有認知,消費者也有認知,設計人才能使上力,但是設計完成之後,是否可以順利找到材料供應,這又是一個問題,換句話說,每一個環節都必須有了共識,才有可能大幅改變現有的市場生態。

童心不滅,HOLD住好心情

目前歐普設計的業務量,約有六成主力在包裝設計,其他四成是平面設計,做那麼同質性高的消費性商品,難道不會有感到疲乏的時刻嗎?王炳南說,每天都要保持高度熱情和活力,絕對是不可能的!

但是就好像每天都要吃飯一樣,設計工作已經是生活部份了,他常常提醒同仁,玩心不滅,做設計要有玩遊戲(打電動)的心情,就不會感到疲累,商業設計的成敗是決定在市場,想吃這一行飯,就得先有這樣的認知,設計是被客戶挑選的,心態得先要調整好。王炳南強調,負面情緒的感染是很可怕的,為了HOLD住好心情,他看書、吃美食、看電影,幻想成功的快樂,遇到生氣的事也會發怒,但並不放縱情緒,不必被挫折綑綁,因為設計是專業的事,設計人也要有專業的承擔!

1986年起,王炳南年年參賽也年年得獎,但他認為,設計人總是希望能拿個大獎,好來證實自己的實力,最好得獎的作品,又能在市場上大賣,但是年歲漸長經驗更多,就會慢慢發現,天下哪有盡如人意的美事,得獎的設計,往往不見得可以為企業帶來更多的市場利益,幾次下來,也就更能明白,唯有能為客戶創造更大利益價值的設計,才能稱得上是好的商業設計。

2004年王炳南總算有時間去進修,景文技術學院視覺傳達系畢業之後,又去讀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美術研究所,中年求學,原因只有一個:刀還是得繼續磨!王炳南說,有些東西得自己去學,這也是到了中年還得去讀書的原因!

僅管王炳南一手創立歐普設計的事業版圖,但他最希望把「歐普」當成品牌來經營,把個人的色彩降到最低,當然背後還有「不要被業務綁住」的私心,畢竟留些時間給自己,多從事教學和創作,這才是身為設計人長久以往的夢幻生活,無論如何,王炳南當然屬於歐普,但歐普永遠才是最大值!

王炳南照片

 

個人作品圖

 

 

 

 

漢字的奧妙常潛在於形體上,用此引喻,去「毒」是可以得「壽」的,藉以表達反毒成效。

 

統一麥香紅茶包裝設計

参缺壹澳門回歸海報

 

   

 

活出字我漢字海報

 

 

 

猴年郵票

 

NacNac品牌及包裝

千禧年郵票及郵冊

 

大時代的巨輪溝通海報

 

惜顏商品系列

 

統一四季醬油包裝設計

無眼的對話海報

 

體育郵票

 

日出的光景烘托中華民國建國一百年的輝煌。在100圖樣內有國旗與憲法條文,正背面的國徽位置相互對應,玉山與梅花鹿則展現了我們對自然環保的不遺餘力。

 

中國古典戲劇郵票-明代傳奇郵票及小全張

 

東港進德大橋

 

臺南七股溪橋

 

臺南安億橋

 

臺南望月橋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a850619 的頭像
    a850619

    第六組的部落格

    a85061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